AI(人工智能)和VR(虚拟现实)堪称时下最热门的两大产业,尤其在机器人领域融合AI的创新已成为业界的“通行证”。有人说,AI最大的价值可能在创造虚拟生命,能否借助VR,让虚拟生命不再是虚拟的现实?
新思维下的跨界布局
最近Gowild(狗尾草)推出的新品Holoera就成AI+VR“碰撞”的大作,通过AI创造的虚拟生命——二次元魔法美少女“琥珀”置身其中:她不仅拥有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训练计划,还可接受专属主人的指令,进行特定训练。并且,通过深度学习能力加上背后强大的知识图谱,为琥珀构建了机器人认知智能,可与人类进行无障碍交流互动和情感陪伴。而且通过全息3D投影,用户可从360度全方位看到她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与其亲密互动和长期相伴。
此外,琥珀将是Gowild明星合伙人羽泉的首个签约艺人,也是羽泉团队将要重点打造的全球首个具有AI的虚拟养成偶像。
这一切看起来如此“玄妙”,有什么“道”在其中?狗尾草科技CEO邱楠介绍说,在硬件层面,Holoera搭载高性能Intel芯片,引入AI引擎与3D全息显示,人脸识别、语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模态识别系统实现了强智能化。在表现形式层面,整合AI、VR、3D显示技术,融合科技、娱乐、动漫、游戏、IP圈层,可谓开创了新的“蓝海”。
不得不说,站在AI科技的前沿,Gowild用AI构建虚拟生命,以VR呈现虚拟世界,将二次元与三次元世界连接起来呈现出美妙的效果。
未来产品的正确打开方式?
Holoera创新性地将AI与VR相结合,或将开启全新产业布局。据了解,狗尾草于今年初正式推出其首款情感社交机器人“公子小白”,现已积累48项发明专利,今年6月底宣布完成A轮过亿融资金额。此时推出与公子小白迥然不同的产品Holoera,这到底是代表了机器人的发展方向还是一个分支?
邱楠对此分析说,这是一种与服务机器人类型截然不同的产品,我们融合了动漫、娱乐、IP、二次元等元素于一体的创新产品,主要是对应用户对动漫和娱乐的需求,但并不代表这是机器人未来的一个方向。
提及未来对公子小白和Holoera不同产品线的定位和规划,邱楠表示,它们的设计、功能、用户群不一,虽然同是创造虚拟对话,但表现形式不同,创新基因也不同。未来将两条路线并举,走不同的发展模式。
当智慧产品圈(微信号:pieeco)记者提及竞争对手可能复制的问题,邱楠笑言一方面有对手复制是好事,表明市场广泛接受这一类型的产品;另一方面复制是需要时间的,而且由于失去先机,难以缔造创新带来的价值,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狗尾草也会持续加强创新,不断优化Holoera,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机器人业发展喜忧参半
虽然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但技术层面的“短板”仍然横亘。从整体产业链来看,关键元器件主控芯片、无线模块、传感器高端尚待突破,人机交互、视觉处理、SLAM、操作系统等软件技术需齐头并进,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轻量化本体以及新兴材料应用缺失,这些“鸿沟”需着力跨越。
邱楠对此分析道,产业链面临的这些问题需要“分解”来看。在关键元器件层面,虽然高端SoC、传感器和模拟器件大多还是国外厂商主导,但这主要集中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国内厂商发展较快,在IC层面有望摆脱对国外厂商的依赖。
提升智能性、建立机器人技术的共享、实现机器人之间的互联互通等都需要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支撑,大数据也是AI不断迭代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国内企业在支撑平台层面以及人机交互、视觉处理、SLAM等累积的实力已可圈可点。
“目前国内在AI的感知、认知、行为控制智能等方面的储备力量比较强,如感知层面的人脸识别、语言识别等发展领先;在认知层面的知识图谱推介、情感分析预测等推进和知识表述方面,国内也实现了很多突破;在行为智能控制的快速反应和保持平衡等方面也有突出表现。”邱楠总结说。
他还进一步提到,在操作系统层面,由于底层芯片技术的积累不够,芯片核心原理和相关协议拿不到,因此开发不了操作系统,这是“派生性”问题。以后在“原生性”IC层面实现突破之后,有望破解这一困局。
惟有沉淀才是王道
如今机器人产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各路诸侯争相涌入,各种机器人也层出不穷,然而“笑傲江湖”比拼的不是现在的“风光”,而是大浪淘沙之后蜕变的“实力”。
“在机器人产业早期阶段,更要放慢步伐,更要沉淀下来,实现更多的创新,拓展更多的应用。不能一味地追求快速变现,如果技术储备、供应链管理等没有积累起来的话,短期的变现能力并不代表未来的长期成长性。”邱楠分析说。
他同时表示,目前国内的创业环境比较复杂,各种力量在不同程度地搅入。在这一片喧嚣的时刻,机器人企业也一定要对未来的AI科技保持敬畏之心,不能有钱就任性,只有沉淀下来,坚持不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不论是在应用型、工程型方面的研发,还是自有算法、预研发等方面,一定要进行技术发展路线的储备,不能仅依赖方案商。在这一过程中,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一步步将机器人的体验做好,这样才能真正开花结果。
随着我国大力扶持机器人产业政策,各地政府纷纷将下一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橄榄枝投向“机器人”,在这一轮跑马圈地的运动中如何“理智与情感”并举?邱楠指出,要注意不要一窝峰地做同一类型产品,这会使得竞争环境更为恶劣,到头来其实是既伤害了企业自身,也伤害了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