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宝马获得了由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推进工作小组颁发的上海市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国有企业、民营资本、跨国集团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驾驶汽车距离商用已为时不远。
不要小看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推进工作小组,虽然只是“工作小组”,却负责“审核测试主体提出的道路测试申请,颁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和试车临时行驶车号牌,组织开展道路测试检查以及测试车辆和道路的相关评估工作”,是上海市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领导和监督机构。
早在今年3月1日,这个工作小组已经颁发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其中上汽集团拿到2张、蔚来汽车拿到1张。5月14日,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也拿到了2张道路测试牌照,是跨国车企中的首家。
这三家企业,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三个支柱,向它们颁发测试牌照,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
上汽集团是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正在从传统的制造企业向汽车产品和出行服务的综合供应商转型,发展智能汽车无疑是最好的支点。
蔚来汽车是注重用户体验的初创车企,自诞生起就尝试改变产品、改变技术、改变服务用户的过程,智能互联将带领蔚来汽车到达新的起点。
拥有百年造车历史的宝马集团正在向科技公司转型,在中国道路测试智能网联汽车,有利于宝马集团在产品与技术上更进一步,在标准制定与数据储备上获得先发优势。
工作小组在上海嘉定区划定了安全性高、风险等级低的5.6公里道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测试。三段道路分别为博园路(墨玉南路至安研路路口),长2.7 公里;博园路(安虹路至安智路路口),长0.9公里;北安德路(安礼路至安智路路口),长2.0公里。
来自工作小组的消息称,上汽集团、蔚来汽车分别开展了近40天次测试,累计测试里程达到6040公里,累计测试时长约263小时;分别测试了毫米波雷达对道路金属物体的识别,传感器对路口潜在危险、红绿灯的检测能力……
宝马申请使用BMW 7系进行智能互联汽车道路测试,先投入2辆,至2018年年底再陆续增加至7辆。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邵儒廷博士表示,宝马在北京、上海和沈阳布局研发力量,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以客户为导向的和面向未来的研发体系与能力。在上海的研发团队,有60位自动驾驶领域的专家,共同推进第四级完全自动驾驶的道路测试。
宝马认为,自动驾驶研发至少需要达到2.5亿公里的测试(包括计算机模拟测试和实际道路测试),并通过分析测试获得的基础信息,最终使用随机模拟对这些情况进行推演以提供全面的验证,才能保障量产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在自动驾驶领域,宝马已拥有超过10年的研发经验。2018年4月,宝马集团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正式启用,涵盖从软件开发到道路测试各个领域,为最终实现无人驾驶(第5级自动驾驶)提供全方位支持。计划于2021年上市的BMW iNEXT,将满足第3级到第5级自动驾驶的安全技术要求。
未来,道路测试牌照还会陆续发放,会有更多的产品、技术在嘉定开展测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智能网联汽车也会逐渐进入完全开放道路进行测试。毋庸置疑,进行道路测试的场景越复杂、遇到的天气越多样,积累的数据就越丰富,技术与产品就越成熟,消费者使用就越可靠。
先发优势注定无可替代。别忘了,电能驱动+智能驾驶,是共享经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