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新基建”战略的提出,低成本发射、智能终端、分离技术、电推进等新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涌现,我国商业卫星发展迎来了关键期。微小卫星在响应速度、成本控制、安全性、维护性、功能重构等方面优势明显,批量生产、快速发射、在轨组网已经成为了小卫星的发展趋势[1-3]。
卫星系统级测试覆盖了卫星研制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是卫星入轨正确开展业务工作的前提与保障[4-7]。批量化生产演变为卫星制造新模式的同时,对卫星电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工测试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生产模式的需求。研制一套架构灵活、通用性好、高效的卫星自动化测试系统显得至关重要。近些年来,我国小卫星批量化生产与制造行业的兴起,不断地催生出了各类卫星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8-14]。总结该类成果可知,小卫星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趋于流水线、并发作业、高效能的模式,但测试系统的设计的出发点大多基于被测对象的生产流程与测试项开展研究与设计,忽视了自动化测试系统的通用性、灵活性、可靠性以及兼容性。文献[15]总结了商业卫星发展与测试的理念,研发了商业卫星自动化测试平台,该平台着重开展了硬件测试系统的通用化设计,但作为自动化测试系统核心部分的软件架构基于服务层开发,灵活性较差,测试序列调试周期与难度较高。随着卫星数量的增多,型号种类的多样化,测试场景的复杂化,该自动化测试平台已经无法满足测试需求。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5184。
作者信息:
袁建富,易进,李鑫,李畅,闫东,叶琳琳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