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4年1月14日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指出,“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的神圣职责,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为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公安力量。”[1]侦查讯问作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提升侦查讯问效能,是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应有之义。一直以来侦查讯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仍停留在经验总结上,大多数情况下侦查人员还是凭观察、直觉和经验来分析嫌疑人的心理并进行审讯策略的决策[2]。新兴技术的运用伴生违法犯罪行为,智能化的技术塑造犯罪结构,更新犯罪手段[3]。目前,侦查讯问必须通过技术赋能来提质增效,从而掌握侦查与犯罪博弈的主动权,才能更加适应不断升级的犯罪方式和犯罪形态[4]。2022年11月,由美国人工智能开发团队OpenAI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向社会公布,作为一款通过大模型参数预训练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能够同访问者进行拟人化信息交互,并根据访问者发出的指令生成相应内容[5]。2024年6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4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继续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列为在未来5年内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之一[6]。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和巨大潜力为赋能侦查讯问、实现智慧审讯提供了可能路径,故本文从生成式人工智能运用于侦查讯问的基础、模拟尝试、风险及其纾解对策与发展建议展开研究,以期为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侦查讯问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419
作者信息:
马郅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