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解析华为联发科专利官司到底争的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5-07-03
来源:极客网

7月3日 华为联发科专利纠纷迎来新进展,联发科旗下子公司HFI Innovation公司起诉华为五家子公司专利侵权。 

HFI Innovation公司是联发科专注管理咨询服务的子公司,同时也涉足专利管理与研究领域。它向欧洲统一专利法院(European Unified Patent Court)提起诉讼,涉及华为德国、意大利、荷兰、法国子公司,争议核心是一项专利号为“EP2689624”的LTE专利。 

000.png

随着联发科在德国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发起诉讼,目前两家公司的案情详情已更新。 

双方的纷争由来已久 

近年来,华为与联发科围绕专利问题展开的博弈不断升级,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旷日持久的专利拉锯战。 

2024年5月7日,华为率先在深圳中院提起诉讼,指控联发科侵犯其4G/5G专利,索赔4620万美元。短短七天后,华为又在广州法院发起相同诉讼,并明确要求禁售联发科旗舰级天玑9300芯片,随后战火迅速蔓延至欧洲市场。 

作为反击,2024年7月,联发科在英国高等法院起诉华为侵权,并申请由英国裁定全球专利费率;同月,联发科在德国曼海姆法庭起诉华为,指责其“垄断市场”。2025年3月,英国高等法院法官托马斯・利奇(Thomas Leech)驳回华为诉求,裁定法院有权就联发科全球FRAND费率请求作出裁决。

事实上,围绕专利问题,双方曾尝试达成授权协议,但历经2-3年谈判仍未能达成一致。 

据内部人士透露,分歧的核心在于联发科认为华为收取的专利费过高。也有观点指出,华为因面临美国压力,为增加收入,它试图将专利授权范围从小型设备制造商扩大到芯片制造商。在智能手机芯片高度集成3G、4G和5G技术的背景下,专利费收取对象通常为手机制造商,若将专利费转移到芯片组件层面,可有效减轻手机制造商的成本负担。 

自2021年起,华为积极推进专利授权业务,面对外部压力(美国封杀),华为期望借此获取更多收入。正因如此,华为先后与宝马、大众、奔驰等企业达成专利授权合作,去年还与OPPO、三星签署5G专利授权协议。此外,华为还针对T-Mobile、三星、Verizon、亚马逊等企业发起侵权诉讼,案件涉及5G连接专利。 

华为的专利授权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两家公司之间实现交叉式授权,另一种则是通过专利池进行“一站式”授权,后者允许参与者将专利授权给其他成员,或从其他成员处获取授权。在收费模式上,华为采用“按单台设备收费”和“按百分比收费”两种方式。尽管双方都表达了达成协议的意愿,但在费用问题上始终难以达成共识,这场专利纠纷的走向,仍充满未知与悬念。 

数字背后的利益争斗 

华为在通信技术专利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手握全球20%的5G、Wi-Fi 6专利,10%的4G专利,以及15%的NB-IoT和LTE-M专利。2022年,华为专利许可收入达5.6亿美元;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签署超230份许可协议。作为对比,爱立信预计今年全年知识产权许可收入约为110亿瑞典克朗(约83亿人民币)。 

在专利官司方面,华为也有亮眼表现。2024年12月,欧洲统一专利法院裁定美国网件公司侵犯华为WiFi6专利,禁止其在七个国家销售相关产品,并判处10亿欧元赔偿。不过,专利纠纷往往以和解收尾,华为曾与小米陷入专利纠纷,最终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此前还分别与苹果、三星达成类似协议。 

2022年,华为依靠强大的5G标准必要专利组合,向联发科提出每台设备≤2.5美元的许可费要求,遭联发科以“违反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拒绝。 

联发科认为华为收费过高,事实是否如此?以高通专利收费模式为例,它采用分级费率,手机售价前400美元按3.25%计专利费,超出部分按5%计算。若一部手机净售价500美元,专利许可费约18美元。显然,高通收费要高得多。 

不过,判断华为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存在难度,这与授权技术数量及重要性密切相关。2024年一季度,搭载联发科处理器的5G智能手机出货量达5300万部,以29.2%的市场份额超越高通。若每台5G手机支付2.5美元许可费,联发科需支付的金额每年最高可达1.325亿美元;若收费范围拓展至3G、4G设备,费用将更高。 

从联发科财务数据看,2024年其全年营收为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但净利润仅18亿美元,同比下滑15%。去年联发科高管曾公开表示,与华为的专利纠纷不会给公司运营带来影响。考虑到华为在深圳诉讼中开出的索赔金额为4620万美元,的确不太可能给联发科带来太大影响,但影响仍值得重视。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华为 联发科 专利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