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应用

基于区块链的法检司数据安全共享技术研究*

作者:汤雪珂,蔡全旺,汪慧君
发布日期:2023-11-01
来源: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 10期

0    引言

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下,法院、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各单位坚持以科技赋能为动力,研究智慧司法关键技术,促进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平安中国建设深度融合[1],促进平安中国建设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科学化,为建设智慧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然而目前在法检司数据共享管理方面缺乏体系化的法律规制,且没有统一的数据交互服务和数据标准来实现法检司三方数据的线上汇聚。基于司法案件的特殊性,其案件数据本身具有数量庞大、包含当事人大量隐私信息的特点,在法检司各部门之间传递与共享过程中伴随一些安全风险,不可信数据共享同样会损害当事人的隐私权。此外,法检

司各部门参与人员众多,共享系统面临数据失控、滥用等问题。

区块链通过可溯源、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等技术特性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闭环管理[2],可以实现链接前数据真实性的交叉验证和链接后数据难以被篡改和溯源[3-4],运用共识机制建立参与者之间的信任,实现点对点的价值传递[5],通过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设定和共识[6],降低安全风险,促进数据的安全共享[7-9]。

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法检司数据安全共享模型,在不改变业务数据共享独立路径的基础上将数据共享行为进行管控上链。在安全性方面,这一安全共享模型使用混合加密处理、可信计算、区块链智能合约及用户身份认证等关键技术,维护数据共享可信和安全,保证在司法案件数据共享过程中数据不被随意篡改和滥用,为未来建设完整的法检司数据共享系统提供参考。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5743




作者信息:

汤雪珂1,2,蔡全旺1,2,汪慧君1.2

(1.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湖北武汉430205;2.司法部信息安全与智能装备实验室,湖北武汉430205)


微信图片_20210517164139.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法检司数据 区块链 安全共享 可信计算 智能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