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应用

全球治理与国内挑战:印度网络安全战略多元主义路径研究

作者:张舒君
发布日期:2025-02-08
来源: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

引言

“过去城市沿河而建,如今它们的旁边是高速公路。未来它们将会建在光纤网络和新基建的基础之上。”印度总理莫迪在决意推进“数字印度”的设想后,以富有诗意的方式向印度和世界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蓝图。作为较早实现信息化的国家,印度在网络安全战略的制定上一直秉持相对谨慎而渐进的态度,并且这一战略的形成与其对外战略息息相关:在应对国内发展的同时,不断进行策略上的调试,逐步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网络安全战略。总体而言,印度网络安全战略呈现多元主义路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国内层面以政策、法律、多方治理为抓手,尤其重视数字化进程中所涉及的数据安全;其二,国际层面,面对国际治理规则缺失、大国网络霸权等结构性张力时,主张通过多元合作开展共同治理。当前,关于印度网络安全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印度网络空间安全产业的发展状况,探讨印度网络空间产业内的安全技术和服务提供情况[1]。二是网络安全法律与政策,关注印度反网络暴力的法律现状与困境[2]。三是国际合作与挑战,特别是研究印太战略框架下日本和印度网络空间合作的现状和前景,揭示网络安全治理国际合作的进程、逻辑和面临的挑战[3]。四是美国和印度的网络安全关系,主要从美印网络安全竞争[4]与合作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合作的外在转变、内生动力及矛盾增生[5]。五是印度网络空间能力建设情况综述,包括技术发展与政策制定等方面[6],包括印度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进程[7]。六是数据本地化与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是新近关注的重点领域,其中涉及印度数据本地化政策遇到的难题及机遇[8]、印度网络安全体系建设[9]等研究。目前,我国有关印度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研究视角由内而外,从关注印度本身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逐步拓展到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合作与竞争。二是研究维度更加丰富,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能力建设,还涉及法律、政策和战略层面的制定与实施。三是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从单一的网络安全问题转向多领域、多层次的综合分析,囊括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总体而言,国内研究大多侧重理论分析,缺少对实际案例的深入挖掘与实证研究,部分研究使用的数据无法反映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印度与其他国家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比较研究较少,限制了对其战略有效性的全面评估。印度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化,需紧密关注其在国内外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与战略压力。事实上,印度国际战略选择已从传统的“不结盟”转向了“多向结盟”,在中美战略竞争中亦呈现出一定的对冲意图[10]。随之而来的关键问题在于,印度整体战略转向是否会对其网络安全战略产生投射及影响。由于印度在网络安全核心能力与高端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以及政府意愿与实际能力之间的错配、对网络安全复杂性与国内政治挑战的低估等因素,其政府在网络安全战略选择中不断进行调整,最终趋向于一种多元主义的路径。本文正是基于此视角,结合印度网络安全治理的实践与理论,以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印度网络安全战略的形成逻辑、演进特征及现实影响。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298


作者信息:

张舒君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0)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印度 多元主义 网络安全 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