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应用

气象卫星掩星探测载荷智能自动化测试系统研究

作者:易进,张伊晗,袁建富,高伟
发布日期:2025-09-17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商业航天领域的迅猛发展,气象卫星正朝着多样化、批量化及装备化的方向演进,市场容量持续扩大,产业规模快速扩张[1-2]。在此发展契机下,智能化、批量化、自动化与信息化已成为下一代气象卫星地面测试系统的核心发展需求。作为气象卫星获取大气数据的关键载荷之一,掩星探测载荷的研发周期和测试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气象卫星组网计划的实施和星座业务能力的提升[3-5]。因此,开发一套集高效、自动、智能、信息化于一体,并适应气象卫星系统环境的测试系统,对于推动掩星探测载荷的研发与生产进程、提高地面测试的可靠性以及保障气象卫星的在轨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6]。

目前,我国多家卫星研发机构已逐步掌握了卫星单机设备及小批量卫星的并行测试技术[7-10]。但现行的测试体系和方法依然延续着“一星一测”的传统模式,即每颗卫星均需配备独立的检测系统,这种单一化的测试方式不仅增加了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还导致了人力资源的重复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卫星批量化生产的效率提升[11-13]。此外,自动化测试虽能通过计算机处理大部分测试任务,但当卫星的实际状态与预期出现偏差时,现有的自动化流程往往无法正常进行[14]。再者,测试设备缺乏集中管理和灵活调配的能力,测试过程仍然需要大量人工干预,从而增加了人力成本,并带来安全风险[15]。因此,亟需开发适用于气象卫星规模化生产的智能测试系统,这不仅能够提升我国在气象卫星星座研发领域的技术水平,还将促进气象卫星星座研制流程的标准化和效率优化。

本文首先对气象卫星掩星探测载荷及测试项目进行简要介绍,然后搭建包括智能自动化测试服务器、遥控遥测射频终端、掩星导航信号模拟器、低频信号测试终端的智能自动化测试系统,详细阐述了智能接口适配、智能测试规划以及智能故障诊断等功能的设计理念与实现路径,并通过智能批量测试流程及应用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该智能测试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696


作者信息:

易进,张伊晗,袁建富,高伟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气象卫星 掩星探测载荷 智能测试 自动化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