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高效的通信手段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工作频段从早期的L/S/C波段,发展到后来的Ku/Ka频段,近年方兴未艾的低轨互联网星座更是将工作频段拓展到Q/V频段[1-5]。其中Ku频段卫通业务发展时间长成熟度高,在通信容量、设备体积、服务成本等方面均衡性好,广泛应用于卫星广播、动中通、应急通信等领域。低噪声放大器作为卫星下行信号接收放大的第一级,直接决定整个接收链路信号质量的好坏。
得益于半导体集成工艺的迅猛发展,高性能低噪声放大器芯片化已非难事。基于Si、GaAs、InP等半导体工艺,均能实现低噪声放大器芯片产品[6-12]。单芯片集成低噪声放大器射频性能优异,电路尺寸小、集成度高,但在面对Ku卫通这类成熟市场应用时也暴露出不足之处。首先由于芯片面积和成本强相关,单芯片全集成方式除管芯有源区外,大量芯片面积用来实现匹配网络、馈电去耦电路等各种无源电路,芯片面积不能进一步减小,导致单颗芯片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其次在卫通地面设备中,低噪声放大器通常集成在低噪声变频接收模块(LNB)中,而为降低生产成本LNB模块中几乎所有电路都采用成本低廉且技术成熟的表贴电装工艺。若低噪声放大器采用裸芯片粘接+金丝键合的微组装工艺,工艺兼容性变差,增加整个LNB模块的生产工序复杂度和成本。另外虽然单芯片LNA在带宽/噪声系数方面性能优异,但使用中无法避免金丝键合带来的额外损耗,实际性能会有下降。
本文针对上述工程应用需求,不同于常规LNA全集成芯片的MCM(Multichip Module)方案,而是基于高性能GaAs未匹配塑封管芯器件,采用涵盖波导过渡、级联匹配、偏置电路以及稳定性改善等多个维度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高性能低噪声放大功能。该方案全部基于成熟的射频PCB和SMT装配工艺,材料成本低、工艺兼容性高,除管芯(GaAs器件,面积极小)外其余电路功能均在单层射频PCB板中实现,整个电路可作为复用单元在LNB模块中进行嵌入式集成。同时后期装配只需常规钎焊装配环境,在大规模生产时全周期成本都可压至极限,特别适于Ku卫通地面设备这种追求低成本的成熟民用领域。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850
作者信息:
张凯,刘帅,赵晓冬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