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轻量小型化、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的推动下,汽车电子的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迅速。零部件厂商专业化程度提高,在部分细分市场发挥着比整车厂更重要的技术创新引领者的作用,交叉技术渗透到汽车行业也使得跨行业竞争凸现。在行业自身特性变化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汽车电子细分市场中,安全驾驶辅助、车联网和电动能源代表着最前沿的突破性技术,孕育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同时对汽车产业链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安全驾驶辅助系统(Tier3标准,相当于加州LEVIII,有望近期得到批准,推动美国进一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欧盟通过燃油税推动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发展欧洲燃油税导致的高油价实质上促使欧洲的汽车制造商推出更符合燃油经济性的汽车。相比于美国,欧盟更加侧重于温 室气体减排战略。2008年欧盟委员会批准了新的乘用车CO2排放标准,该标准要求新车的平均CO2排放达到130kg/km,到2015年,100%新 车要满足此排放标准。欧盟的新能源发展目标主要是以生物燃料为主,提出到2020年实现23%的石油替代,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的20%,能源消 耗中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20%。在有害尾气排放方面,欧盟制定了欧洲汽车废气排放标准,从2005年开始执行的是欧四标准。欧盟的测试标准相对于美国 和日本都较为宽泛,因而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我国2010年实施的国四标准相当于欧四标准。
日本致力于推动汽车产业向环保和可持续 的方向发展日本政府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宣布了2020年的CO2排放相比2009减少25%,燃油经济性提高到21km/L。同时日本以提 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推出了多种补贴及税收减免激励机制,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10年出台的"新经济刺激计划"中提出为强化汽车制造业的竞 争力,应用先进技术,开发普及下一代生态汽车,2020年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比例达到新车销售总量50%的目标。有害尾气排放方面,日本在 2009年的"后新长期规定"中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有害气体排放标准。日本对无法达到新标准的整车厂并不处罚,但是严格执行车辆年检规定,推动整车企业 加速技术改进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1.2.2安全行驶法规
世界上的汽车安全技术法规最有影响力的是欧洲的ECE/EEC和美国的FMVSS,其他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和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欧洲ECE标准。
2009年欧盟发布法规(EC)661/2009,该法规增加了具有先进安全技术的装备,对汽车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规定了部分车型必须安装电子稳定控 制系统,胎压检测系统,提前经济制动系统,和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美国的安全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此外美国近来对倒车中产生的安全隐患比较重视。在"儿童交 通安全法案 (KidsTransportationSafetyAct)"中,强制汽车配备倒车影像功能,此法案可能会在2015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