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早在2003年,ARM、诺基亚、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四家公司就预见了智能、多媒体手机的广阔市场前景,成立了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联盟[1]。目前,所有主要的芯片厂商使用MIPI规范,所有智能手机都至少使用一种MIPI规范。串行显示接口(Display Serial Interface,DSI)协议是MIPI联盟推出的针对高速显示接口的规范[2],多用于移动终端系统[3],其特点是高速、灵活和低功耗[4]。DSI协议架构的最低层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规范了发送端(主端)和接收端(从端)通道的电学特性和通道建立时的时序要求[5]。D-PHY规范是一种常用的兼容DSI协议的物理层规范[6]。
D-PHY一般包含一个时钟通道,一到四个数据通道,主要的工作模式有高速(High Speed,HS)模式、低功耗(Low-Power,LP)模式[7]。高速模式下,D-PHY通道采用差分点对点传输,提供源同步时钟,数据传输采用突发式(Burst)传输,单通道数据传输速率最高支持1.5 Gb/s(D-PHY v1.1规范),主要用于传输高速的图像、视频数据流。低功耗模式下,D-PHY只有通道0工作,通道无端接,数据传输低速且可间断,是一种异步通信模式[8],通道数据传输速率最高支持10 Mb/s(D-PHY v1.1规范),主要用于传输控制和状态信号事务。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http://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3822。
作者信息:
张自豪1,2,赵建中1,周玉梅1,2
(1.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北京100029;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