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应用

基于串并联结合馈电的高增益垂直极化全向天线

作者:王 琛1,徐慧娟2,杨 龙3,周文涛3,王 娜3
发布日期:2022-10-12
来源:2022年电子技术应用第10期

0 引言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稳定的全向波束覆盖能力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4]。然而它们中的大多数很难同时满足宽带宽、高增益、结构紧凑、简单可行的馈电网络等要求,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通常,垂直偶极子和单极子是最常见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5-6]。然而,它们的窄带宽和有限的增益仍然是未来应用的挑战。通过将长同轴电缆的内外导体互换,同轴共线天线可以获得10 dB[7-8]以上的增益,但是阻抗带宽往往较窄(小于10%)。然后,学者提出了一种全向平面微带天线[9]和一种全向平面缝隙天线[10],它们分别由一系列交替布置在每个结合处的微带天线段和一系列刻蚀在两条平行带线上的矩形环槽组成,虽然它们可以达到6 dB以上的高增益,但是它们的阻抗带宽都小于10%,而且它们的波束方向对工作频率很敏感,导致不稳定的辐射方向图。文献[11]中的平面垂直极化全向天线采用背靠背的印刷偶极子单元排列获得较高的增益,但带宽仅为5.5%。在文献[12]中,采用非对称偶极子和寄生条可实现双频带宽,相对带宽分别为20.2%和21.3%,它在两个频带的增益都在6.5 dBi以上。在文献[13]中,学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该天线采用3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三维偶极子和寄生偶极子垂直安装组成,每个单元与与相邻单元呈120°夹角,使阻抗带宽超过30%,增益从5.7 dB增加到8.0 dB。文献[14]提出了一种非对称U形柱宽带全向天线阵列,采用非对称U形柱天线激励附加谐振模式,其工作带宽可超过30%。然而不足的是,文献[12]-[14]中的这3个天线的良好性能均以牺牲横向尺寸为代价,造成庞大而复杂的几何形状。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4967




作者信息:

王  琛1,徐慧娟2,杨  龙3,周文涛3,王  娜3

(1.航天系统部装备部军代局驻成都地区军代室,四川 成都610036;

2.中国人民解放军63620部队,甘肃 兰州730000;3.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36)




wd.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印刷偶极子 串并联馈电 高增益 垂直极化全向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