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应用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 王连峰1,宋 刚1,2,刘 志1,朱 慧1,童云海3,张 楠4,安小米5,张海博1,王 璐1,付金辉1 )
发布日期:2023-01-06
来源: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 6期

0 引言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基于“五位一体”智慧城管模式,构建符合中国城市特点的城市治理体系,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市以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闻风而动,接诉即办”和综合执法改革三项改革举措推进基层城市治理创新,并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建设作为三项改革举措落地的数字化支撑手段。优化构建智慧城市治理数据模型,科学再造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流程,进一步完善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智慧城管模式,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城市治理转型背景下的综合执法,是面向多主体、多层次的多结构现代城市复杂性管理的重要抓手。首都城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综合执法,通过优化基于大数据的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破解条块分割难题,赋能政府、市场、社会多主体参与城市众创共治,助力城市法治、精治、共治。

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在从传统执法迈向基于大数据的综合执法的演变的进程中,如何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综合执法的生态体系成为焦点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面向多元主体的城市治理数据模型的构建;其次是各方数据的汇聚以及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共享开放;第三则是大数据条件下的综合执法业务流程再造和基层城市治理格局重塑。

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是基于城管物联网平台的“一库一图一网一端”数字新基建,以构建GBCP城市治理数据模型为核心,以业务应用为支撑,形成互联互通、动态更新、共享开放、“到人、到点、到事”的综合执法大数据生态体系,重塑综合执法业务流程,面向各执法部门日常勤务、巡查监管、执法办案、协调联动等工作,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实时采录、实时上传、实时监测、实时研判、实时调度、实时考评,型塑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数智提升、维基协作、综合集成、共享开放、众创共治,推动现有联合执法向基于大数据的综合执法转变,创新首都数字化综合执法与智慧城市治理新模式,形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北京实践”,是打造“中国之治”的“首都样本”的重要探索。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5061




作者信息:

王连峰1,宋  刚1,2,刘  志1,朱  慧1,童云海3,张  楠4,安小米5,张海博1,王  璐1,付金辉1

(1.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保障中心,北京100045;

2.北京大学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北京100871;

3.北京大学 智能学院,北京100871;4.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5.中国人民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微信图片_20210517164139.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综合执法 大数据 维基协作 综合集成方法 五位一体智慧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