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安全分会副秘书长、世界级车联网安全专项赛总策划
我国汽车工业正在加速进入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的智能化时代
从1953年我国成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到2023年比亚迪昂首进入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厂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完成了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贯通,自主创新和自主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全球疫情持续演变、汽车芯片供应紧张等复杂严峻形势下,我国政府及各大企业积极应对,推动汽车产业取得新成效、见到新气象,为汽车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正在加速进入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智能化时代。从最早的蒸汽动力汽车到内燃机汽车,石油、钢铁、铝、化工、塑料等新技术的出现,为汽车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制造工艺和基础设施,使得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今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为汽车带来了更多智能化、绿色化和网联化的发展新机遇。汽车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进步。
AI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应用将极大的解决自然和社会问题
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将作为全新的智慧空间,在最新通信技术的加持下,人工智能、生物识别、车载光、AR/VR等技术使人类从驾驶过程中释放出来,汽车从一个“灵活的移动空间”转变为“娱乐、工作、生活的一体化智能空间”。
2024年AI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进化,帮助学生起草论文,帮助营销人员制作图片,写作文案,制作视频和音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是AI技术服务人类的关键落地场景。在自动驾驶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视觉、雷达等传感器和智慧公路等技术使汽车具有自动驾驶能力,并通过不断的训练和优化,提高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在智能座舱方面,AI技术可以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车内环境的智能化,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出行体验。
AI技术使智能网联汽车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除了带来个人出行的变革外,在AI技术加持下的智能网联汽车,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有巨大的潜力,可能的应用方向如下:
预警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可以配备各种传感器,如雷达、红外线和超声波传感器等,用于检测地震、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预兆。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车辆可以自动发送警报,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救援行动: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智能网联汽车可以快速部署到灾区,为救援人员提供导航和通信支持。它还可以携带救援物资,如食物、水和医疗设备,以帮助受灾群众。
交通管理:在自然灾害期间,道路可能会受到严重破坏,导致交通瘫痪。智能网联汽车可以通过实时监测道路状况,为驾驶员提供最佳行驶路线,从而避免拥堵和事故。或与其他车辆和基础设施进行通信,以实现更高效的交通管理。
灾后重建:智能网联汽车可以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它们可以帮助评估受损建筑的安全性,为重建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它们还可以协助运输建筑材料和设备,提高重建效率。
环境监测:智能网联汽车可以配备各种环境监测设备,如空气质量传感器、水质监测仪等,用于实时监测灾区的环境状况。这些数据对于评估灾害影响和制定恢复计划至关重要。
网络安全与融合发展是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汽车工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安全和国防的重要保障。历史上,汽车工业曾经在多次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卡车、吉普车等,以及冷战时期的导弹、火箭、卫星等。当代,汽车工业也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其战略价值,如航空航天、核能、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
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顶层规划及产业政策已日趋完善,网络安全与融合发展成为焦点。智能网联汽车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环境感知、自主决策、高精准定位、AI芯片、车载计算平台、大数据与云计算、车联网(V2X)和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需要软件类和算法类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在车端软件和云端软件以及感知融合到规划控制的各个算法领域。只有通过车辆、交通、信息、电子和软件等多个领域的快速、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另外,智能网联汽车带来全社会交通数字化之后,也将面临更为复杂的信息安全风险。从网络安全角度来看,智能网联汽车面临远程入侵、近距离攻击、接触攻击三个角度的安全风险;从数据安全角度,智能网联车面临着采集层、通信层、应用层、平台层四个层面的安全风险。
自2022年以来,我开始策划世界智能网联汽车攻防大赛,比赛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华中地区,邀请国内顶尖的安全服务企业,车企,信息安全公司,高校等300多只战队,开展线下实车攻防和线上车联网攻防比赛。将比赛平台打造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磨刀石,通过攻击和防守的较量,帮助车企在极短的时间找到车辆安全漏洞,迅速弥补漏洞缺陷;同时,面向实战选拔既懂车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信息安全技术人才。
最后,相信我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通过技术的持续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标准体系的健全完善以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十四五承上启下之年,定将迎来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