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应用

Flash阵列无效块管理

作者:焦新泉1,2,朱振麟1,2
发布日期:2024-03-20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获取到的空间信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数据量急剧增加,对数据存储装置存储速度和可靠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NAND Flash具有体积小、容量大、成本低、可多次擦除等优点,在数据存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大多数存储装置采用多片Flash组成阵列,并采用流水线的存储机制来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存储[1]。其中镁光半导体公司Luca Nubile等人提出了一种针对Flash存储阵列的多线程控制算法,该算法对系统的逻辑开销、存储速度和容量等性能就行了优化[2]; 俄罗斯的Puryga等人研发的汤姆逊散射诊断数据采集系统同样包含多片存储单元,它允许以5 GHz采样率采集八通道数据[3];但由于NAND Flash生产过程中工艺等问题,每片Flash都不可避免存在无效块,而且无效块数量不定,地址随机[4]。这对Flash阵列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若采用单片Flash坏块的管理方法,在往Flash中存储数据之前对每一块进行扫描,并生成坏块信息表,这种方法应用在Flash阵列的坏块检测中时,会极大地限制存储速度,占用过多的内部资源。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5914


作者信息:

焦新泉1,2,朱振麟1,2

1.中北大学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北大学 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杂志订阅.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Flash阵列 固有坏块 整合块 突发坏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