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应用

WPA3-SAE安全性分析及攻击可行性研究

作者:申海霞,李涵,赵斐,曹铁勇
发布日期:2024-12-25
来源: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

引言

WPA3(Wi-Fi Protected Access 3)是Wi-Fi联盟于2018年发布的新一代无线网络安全协议,其个人版WPA3-SAE以对等实体同步认证(Simultaneous Authentication of Equals,SAE)机制取代WPA2-PSK使用的预共享密钥机制[1],以抵御离线字典攻击,防止攻击者破解Wi-Fi网络密码,同时提供前向保密功能[2]。随着WPA3-SAE应用的日益广泛,对其安全性与攻击可行性的研究愈发重要。现阶段,Wi-Fi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越发复杂,作为新一代Wi-Fi网络安全标准,WPA3-SAE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用户的隐私和通信安全,对其安全性与攻击可行性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安全机制,有效评估其实际安全应用效果,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漏洞,提升用户防御能力,确保用户数据安全,进而推动安全标准提升,促进安全技术创新与发展。

目前,对WPA3-SAE的安全性与攻击可行性的研究以理论分析居多,许多研究人员对其密码算法、密钥交换协议、前向保密性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在理论上证明了其安全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协议实现方面的疏漏、部署环境、兼容性等因素是否会导致安全漏洞或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验证。也有研究人员通过理论分析WPA3-SAE的握手过程,发现了一些可能导致密码泄漏的漏洞,指出WPA3-SAE可能会遭受基于时间与缓存的旁道攻击,导致网络密码泄漏,但这种攻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可行,尚待进一步的研究与验证。

本文就WPA3-SAE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及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隐患,并尝试进行利用,分析可能的攻击方法并实验验证。首先分析了WPA3-SAE的基本原理与工作过程;而后分析其安全性并对实际网络进行基于管理帧的拒绝服务攻击验证与字典攻击验证;最后挖掘其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可行的攻击思路与方法并实验验证。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262


作者信息:

申海霞,李涵,赵斐,曹铁勇

(陆军工程大学指挥控制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WPA3-SAE 安全性分析 脆弱性分析 攻击可行性 实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