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应用

基于CoatiOA-VMD-WT的光电容积脉搏波去噪方法

作者:张宝林,易钢,汤鑫
发布日期:2025-05-15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引言

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描记法是一种无创连续测量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方法[1], PPG信号是低幅低频的微弱信号,采集过程中容易受到肢体运动和环境光等外界环境干扰,影响后续的信号特征的准确提取[2]。正常人的脉象[3]在0~20 Hz频率范围内,并且从脉搏功率谱能量分布来看,99%的能量集中在0.5~10 Hz,极其容易受到高频信号影响产生毛刺变得模糊。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需要对PPG进行去噪方便后续使用。

针对PPG信号降噪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经验模态分解[4](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5](EEMD)、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6](WT)、经验小波变换[7](EWT)和变分模态分解[8](VMD)。EMD降噪会存在模态叠加问题,需要主观地对模态的数量进行判别,并且会丢失有效信号;EEMD则会因为仿真的白噪声问题降低算法去噪能力[5];WT与EWT则会因为选取的小波基好坏的问题,产生不同的效果[9];而VMD是2014年Konstantin等人提出的一种时域信号分析方法,相比传统方法来说,它分解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鲁棒性好,并且可以解决EMD和EEMD模态叠加的问题。此外VMD适用性也广,在各种信号的处理中都有不错的效果。但是VMD方法有两个关键因素,即模态分量的个数K值以及惩罚因子,如何去确定这两个值是使用VMD方法的难点。

为了选取合适的K值和值,针对不同的研究信号,学者提出了灰狼优化算法、鹈鹕优化算法、白鲸优化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等,在这些算法里面,都是利用包络熵、排列熵、能量熵等各种熵作为依据来确定K和的值。候春尧等人[10]采用了灰狼优化算法,利用包络熵和类信噪比复合判定指数获取VMD的最优值进行GWO-VMD的降噪;冉茂霞等人[11]采用了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VMD参数,但是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马星河等人[12]运用了鹈鹕优化算法采用最小包络熵作为评判标准得出最优K值和值进行了POA-VMD的去噪;陈元健等人[13]利用了白鲸优化算法,也是利用包络熵算出K和值进行了BWO-VMD的去噪。但是针对PPG信号乃至生理信号这类问题,使用这种复合方法的研究内容比较少见。

基于此问题,本文提出利用长鼻浣熊优化算法VMD-WT的去噪方法,基于此算法结合VMD-WT,经过对比包络熵、排列熵熵和信号熵的值,确定使用包络熵来确定VMD的最佳参数[K,]进行寻优,再利用余弦相似度方法对VMD分解的IMFs进行筛选,对含噪声分量利用WT去噪再重构,获得降噪后的PPG信号。通过仿真数据实验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526


作者信息:

张宝林,易钢,汤鑫

(湖南中医药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光电容积脉搏波 长鼻浣熊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小波阈值去噪 最小包络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