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应用

深度伪造商业应用软件的权利侵害及制度因应——基于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作者:孙辉
发布日期:2025-07-18
来源: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

引言

深度伪造技术最早出现在大众视野,是2017年12月美国reddit论坛名为“deepfakes”的用户发布换脸视频,其基本特征是通过深度伪造技术替换原视频中的人脸元素而保留其他元素,实现“换脸”,坊间亦称为“AI换脸”“AI融脸”。2019年8月,“ZAO”作为中国国内第一款具有深度伪造功能的商业应用软件,因其用户协议饱受舆论关注,被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约谈。时至2024年,随着技术扩散,具有深度伪造功能的商业应用软件已经遍布互联网的每个角落,与其相关的侵权纠纷亦呈现爆发式增长,本文希冀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其中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583


作者信息:

孙辉

(云南大学法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深度伪造 侵权 著作权 肖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