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英特尔牵手英伟达 台积电AMD和Arm悲喜不同

发布日期:2025-09-19
来源:芯智讯

当地时间周四(9月18日),英伟达宣布将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并与其联合开发PC与数据中心芯片。

未来,英特尔将在即将推出的PC芯片中采用英伟达的图形技术,并为基于英伟达硬件的数据中心产品提供处理器。两家公司未透露首批产品的上市时间,并强调现有的产品规划不受影响。

交易完成后,英伟达预计将持有英特尔4%以上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之一。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声明中表示:“这项历史性的合作,将英伟达的AI与加速计算技术,与英特尔的CPU和庞大的x86生态系统紧密结合。两大世界级平台的融合,将为下一代计算奠定基础。”

尽管在数据中心和PC领域,基于Arm技术的芯片正在蚕食市场份额,但英特尔的x86架构仍然占据多数份额。

目前,英伟达也在开发基于Arm架构的自研CPU,并表示这一计划不会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并不涉及英特尔代工部门为英伟达生产芯片。多数分析师认为,若要生存,英特尔代工未来必须赢得英伟达、苹果、高通或博通等大客户的订单。

无标题.png

深陷困境的英特尔

作为硅谷曾经的标杆企业,英特尔正深陷困境,其芯片代工业务近年来持续亏损,拖累了公司经营状况。

与此同时,AI热潮的爆发加剧了其制造工艺领先地位丧失带来的困境。

在2022年,英特尔的营收还超过英伟达两倍。然而,如今华尔街预计,英伟达今年销售额将达到2000亿美元,明年单季度收入可能超过英特尔全年。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规模甚至超过了其他任何一家芯片公司的整体销售额。

股价大涨!特朗普政府浮盈49亿美元

受此消息提振,英特尔股价盘前一度大涨超 30%,英伟达亦涨超 3%。

今年 8 月,美国政府与英特尔达成协议,将以约 89 亿美元收购英特尔 9.9% 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之一。这笔投资部分来自美国《芯片法案》提供的补贴。

本次英特尔股价的暴涨使其股价一度攀升至31.79美元,较英特尔周三收盘价(24.9 美元)折让约 6.5%,但高于美国政府上月以每股 20.47 美元入股时的价格。这使得美国政府所持股份的市值升至约140亿美元——相较于8月协议达成时,账面浮盈达49亿美元。

cms_20250919081041634.jpg

台积电影响不大 有望在PC生态中形成效应

英伟达宣布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将共同开发多代定制化的数据中心和个人计算产品,以加速超大规模计算、企业级及消费级市场的各类应用与工作负载的处理。

对此,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合作有望定义AI PC并加速其发展。对英伟达而言,自行开发 Windows on ARM处理器的不确定性高;对英特尔而言,要在GPU领域快速提升竞争力难度高。两者合作(CPU+GPU)有望在 PC 生态中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和优势。

而在服务器方面,郭明錤认为企业自建x86/中低端/推理用的 AI 服务器是未来关键趋势。英特尔拥有x86服务器企业客户与分销渠道;英伟达具备技术优势 (AI 芯片、NVLink、CUDA 等)。若双方高度整合技术与销售优势,将有机会显著受惠于庞大的潜在需求。

芯片代工方面,郭明錤称台积电在先进制程上的优势可能至少会持续到2030年;英伟达和英特尔之间的合作不太可能改变这一点。AI 芯片需要尖端先进制程,因此台积电的 AI 芯片订单应该不会受到影响。

郭明錤表示,这项投资可能会使英伟达和英特尔(如AMD在PC、GPU和x86服务器芯片领域,以及博通在网络芯片领域)的竞争对手之间市场份额发生转移,进而影响台积电的订单。然而,考虑到英伟达和英特尔预计仍将是台积电的关键客户,并且使用较不先进节点的网络产品对其收入贡献较小,台积电的整体风险仍然可控。

AMD股价开盘一度大跌近6%

对于AMD来说,英伟达和英特尔在服务器和PC产品上的合作,必然会加剧这两家厂商与AMD之间的竞争。一旦英伟达和英伟达合作的产品在服务器或PC市场获得成功,将必然会侵蚀AMD现有的市场份额。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英伟达和英特尔在服务器和PC产品上的合作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双方也未公布具体时间表以及任何产品规格信息,可能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有可能上市,并对AMD产生影响。

根据TOP500组织今年6月公布全球超算TOP500性能榜单当中,英特尔CPU仍是最多数系统的选择,占据了294 台,AMD则有173台超算上榜。基于英伟达处理器的系统目前在榜单上出现了13 台,另有9 台系统使用其他Arm 架构CPU,还有6 台使用IBM Power9 或中国的Sunway 架构等其他处理器。

显然,对于英伟达来说,虽然目前其在AI服务器市场占据着很大的优势,但这个优势还是来源于其AI GPU,而非Grace CPU。英伟达想要进一步提升基于其解决方案的AI服务器的渗透率,甚至是无缝替代传统的服务器,就需要X86 CPU的助力。

由于目前AMD是英伟达在AI GPU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而英特尔的Gaudi AI ASIC在云端AI芯片市场的存在感较低,同时在基于X86 CPU的服务器市场,英特尔的份额也正在持续被AMD蚕食(根据Mercury Research数据,在2025年一季度,AMD在x86服务器CPU市场的收入份额达到了39.4%),因此英伟达和英特尔双方在服务器市场自然也就有了可以合作的基础。

AMD在PC处理器的集成GPU方面本身就有着较强的优势,并且在独立GPU市场,双方也是主要的竞争对手。

对于英特尔来说,虽然近年来英特尔在GPU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PC处理器的集成GPU性能虽有持续增长,但是依然还是相对弱势,特别是在独立GPU市场,其在全球市场份额仍不足1%。

而且从整个PC处理器市场来看,近年来英特尔的市场份额也是持续被AMD蚕食。根据Mercury Research数据显示,在2025年一季度的X86 PC市场,AMD台式机CPU市场的收入份额达到创纪录的34.4%,AMD在移动端CPU市场的收入份额也达到了22.1%。

在电话会议上,黄仁勋也表示,将 RTX GPU 芯粒引入英特尔 SoC,这将带来比轻薄游戏笔记本电脑以及迷你 PC 和游戏掌机设备中的 AMD APU更具竞争力。

英伟达基于Arm架构的自研CPU计划改变。

尽管在数据中心和PC领域,基于Arm技术的芯片正在蚕食市场份额,但英特尔的x86架构仍然占据多数份额。

目前,英伟达也在开发基于Arm架构的自研CPU,并表示这一计划不会改变。

此前英伟达推出面向数据中心市场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当中的CPU都是基于其自研的基于Arm架构的Grace CPU,比如GB200、GB300系列,在整合了两颗英伟达GPU的同时,还整合了一颗Grace CPU,这样才组成了完全基于英伟达解决方案的AI服务器的最为关键的组件。

但是,在目前的通用服务器市场,X86 CPU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80%。即使是在AI服务器领域,X86 CPU也依然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ell′Oro Group 最新报告,即使在英伟达GB200/GB300的强推之下,在今年第二季出货的服务器当中,基于Arm CPU的服务器的市场的份额仍只有25%。

另外,根据TOP500组织今年6月公布全球超算TOP500性能榜单当中,英特尔CPU仍是最多数系统的选择,占据了294 台,AMD则有173台超算上榜。基于英伟达处理器的系统目前在榜单上出现了13 台,另有9 台系统使用其他Arm 架构CPU,还有6 台使用IBM Power9 或中国的Sunway 架构等其他处理器。

分拆是唯一出路

《华尔街日报》对此发文称,如果英特尔想要重振昔日辉煌,仅靠英伟达提供的50亿美元投资和芯片开发合作还不够,它需要分拆自身业务。

英伟达和英特尔在新合作中回避制造相关问题,也进一步表明,对于英特尔来说,最有效、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出路是将公司分拆为一家负责芯片设计的公司和一家负责芯片制造的公司。

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英特尔的各个业务单元更好地从与英伟达等公司的合作中获益,也使这些合作更具合理性。

如果英特尔拆分开来,英伟达就可以直接与英特尔的芯片设计团队合作,开发用于数据中心和个人电脑的CPU,然后将其交由台积电、三星或英特尔制造,而无需顾及英特尔自身的制造利益。

如果知道英特尔不会与自己竞争,英伟达以及其他芯片设计公司,如高通和AMD,更可能会聘请英特尔为自己制造芯片。英伟达目前之所以愿意与英特尔如此紧密合作,很可能是因为英特尔在英伟达主导的高利润AI芯片领域已经失去竞争力。

分拆英特尔还有一个附带好处,投资者可以单独投资英特尔的芯片制造或芯片设计业务,而无需同时承担两者风险,包括最近购入近10%股份的美国政府。考虑到美国近年来对国内芯片制造能力的关注(而非PC CPU设计)推动了政府对该行业的支持,这种方式可能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当然,将英特尔的制造工厂分拆出来并非易事,原因有很多,包括这些工厂的财务亏损以及与之相关的融资交易复杂性。

但是,如果英特尔的工厂想要与台积电竞争,重新成为真正有实力的芯片制造力量,就必须迫使其工厂自力更生,或许还能得到英伟达和其他客户以及政府的支持。

一个令人感到乐观的前景是,英伟达的投资会吸引其他潜在客户进一步投资英特尔的代工业务,这可以为英特尔提供建设昂贵、最先进芯片工厂所需的资金,并让分拆出来的代工业务获得更稳健的财务基础。

这正是英特尔迫切需要的那种投资。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英伟达 英特尔 台积电 AMD 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