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应用

基于双锁相环的高分辨率步进频探地雷达设计

作者:王光宇1,2,3,沈绍祥1,2,樊鹏杰1,2,3,李彬彬1,2,3,刘小军1,2
发布日期:2025-07-24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引言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因无损探测、便捷快速、分辨率高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地下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1-4]。在GPR应用中,为了获得更高的距离分辨率,往往要求发射信号具有更大的带宽[5]。在较宽频带要求下,传统的冲激体制GPR需要发射很窄的脉冲信号,但这样的信号很难实现较高的发射功率,在高分辨率应用中往往效果不佳[6]。步进频率体制GPR通过合成带宽的方式能更好地适应高分辨率大带宽的探测需求[5,7]。

早在20世纪70年代步进频率信号就已被研究[8],后来得益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应用,步进频GPR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广州大学刘海与日本东北大学佐藤源之教授合作,基于VNA搭建了阵列式步进频GPR系统,成功检测了分层介质中的薄层缝隙[9]。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张经纬,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搭建了步进频GPR,提出了步进频GPR建模方法和天线补偿方法,实现了公路薄层检测[10]。直到现在,很多关于步进频GPR的研究依然是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搭建系统[11-15]。但矢量网络分析仪毕竟不是专用于步进频GPR的,它成本高、体积大,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往往有诸多不便。研究和设计步进频GPR硬件系统对于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查阅近5年文献,发现关于步进频GPR的研究几乎都是信号处理等方面,很难看到硬件系统设计方面的成果[16-19],而以前的硬件系统渐渐难以满足现代化的要求。中科院空天院的屈乐乐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DDS)开发了一款小型化步进频GPR系统[20],但受限于DDS工作频率只有30~180 MHz,较低的带宽使得分辨率只有米级。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采用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的方式设计了步进频率雷达[21],但其系统主体都采用了模拟电路,所以庞大笨重,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中科院空天院的刘晓飞利用DDS、PLL和混频器设计了输出频率为0.5~2.5 GHz的步进频GPR收发机[22],但其采用复杂的混合频率合成方式,不仅电路结构繁杂,且难以满足信号的相位要求,甚至可能导致最后无法脉冲压缩成像。

为了满足现代GPR高分辨率、小体积、低成本、稳定可靠和使用灵活的多重要求,本文设计了一套新型的高分辨率步进频GPR硬件系统,其不仅工作频带为0.5~3.5 GHz,可实现优于5 cm的高分辨率,且电路结构简洁,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还支持系统多参数灵活调节以提高性能,满足多种场景的应用需求。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605


作者信息:

王光宇1,2,3,沈绍祥1,2,樊鹏杰1,2,3,李彬彬1,2,3,刘小军1,2

(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 100094;

2.中国科学院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3.中国科学院大学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049)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步进频率 探地雷达 锁相环 超宽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