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变革[1],工业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核心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体系[2]。依托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与多模态感知等前沿技术,工业大模型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知识推理与智能决策能力,能够打破数据孤岛,构建跨企业、跨环节、跨场景的智能协同体系。工业大模型强大的泛化能力与自主学习特性,显著提升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其实现高效化、柔性化转型,增强整体竞争力[3]。
尽管工业大模型在制造业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4-5]。制造业数据高度异构、复杂多样,实现高效整合与智能应用仍存在技术瓶颈。模型的可解释性、安全性和适用性亦亟待提升,以确保其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可控性。同时,从政策和产业生态的角度来看,当前工业大模型的标准体系不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不健全,也制约了其规模化推广[6-8]。
基于此,本文聚焦工业大模型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其典型应用场景与关键痛点问题,深入探讨赋能机制与落地路径,提出推动其规模化应用的政策与技术举措。旨在为工业大模型在制造业中的有效落地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助力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612
作者信息:
秦峥1,李育涛2,郭淑芳1
(1.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4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