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航天技术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安全,而空间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影响并制约着空间技术的发展,高空中存在的高能粒子辐射会对工作的航天器、人造卫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1]。高能粒子辐射在芯片上会产生单粒子瞬态效应(Single Event Transient, SET)和单粒子翻转效应(Single Event Upset, SEU)[2],使存储器件存入错误数据,从而引发软错误[3-4],破坏数据的正确性,甚至会导致程序的误操作,若不及时纠正将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时序逻辑触发器、锁存器电路以及SRAM中的Cell存储阵列电路占到辐射失效总比例的89%[5],对于这些类型的错误通常采用三模冗余法(Triple Modular Redundancy, TMR)[6-7]或者纠错检错技术(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EDAC)[8-9]进行加固处理。
RISC-V是一种开源精简指令集架构,因其在能效、容错能力和计算灵活性的优势,使其成为航空航天应用的理想选择,可作为下一代高性能航天技术处理器的CPU核心[10]。因此,设计出具有抗辐照特性的高性能RISC-V微结构的可行性方案,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基于RISC-V指令集结构,设计了一款具有抗辐照、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C501处理器微架构。该处理器分别从电路设计层和系统结构层进行抗辐照加固设计。电路设计层主要采用TMR容错技术对触发器、锁存器等时序电路结构进行加固[5],使之具备抵抗单粒子效应的能力,是整个抗辐照加固设计的核心。系统结构层,首先将EDAC技术融入了多级缓存系统,实现各级缓存之间的检错纠错[11]。其次,对于Tag或者Data校验出错的访存请求,通过向下级缓存取回数据块的方式来纠正校验错误的非脏数据块。对于脏数据块的校验错误,则引发中断,交由软件处理。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638
作者信息:
黄强,廖述京,赖文彬,欧艳凤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700)